【重庆日报独家报道】记者 韩毅
6月26日,备受期待的3D纪录电影《新三峡》在北京正式首映。这不仅是国内首部3D三峡纪录片,也是一次国际化视角下的历史回顾。通过电影化的叙事手法,影片带领观众领略三峡的崭新面貌,记录这片土地上的变迁与发展,讲述三峡人民的奋斗历程。与此同时,这部电影也将在全国范围内通过“人民院线”同步上映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重庆文旅集团旗下的长江黄金邮轮获得了影片的放映授权,游客将能够免费观赏,通过这种“电影 旅游”的新方式,进一步推动重庆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### 电影背后的故事
在全球首映的当日下午,《新三峡》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首映仪式。影片以一种全新的国际化视觉风格呈现,通过高清3D技术展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变迁。影片中,不仅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,还讲述了三峡大坝建成以来,发生在这里的深刻变化与时代故事。
展开剩余71%老船长杜崇新完成退休前的最后一航;从水手转型为演员的赵氏兄弟;定居上海的三峡移民余胜清;以及1998年大洪灾中的幸存者江珊、王展平……这些朴实无华的平民英雄,成为影片的主角。通过他们的个人经历,影片将三峡工程和三峡人民的故事生动地呈现给了全球观众。
### 国际化团队和独特视效
值得注意的是,这部纪录片的制作阵容可谓豪华。三大国际电影大师亲自加盟:曾参与《阿凡达》和《终结者2》的3D视效总监恰克·康米斯基;奥斯卡获奖导演凯斯·梅林;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·贝汉等。正是这些国际化的影像语言,赋予了影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艺术质感。
恰克·康米斯基曾表示,三峡的雄伟景色与庞大的工程量,给了他巨大的创作灵感,“我希望通过3D技术,最真实、最震撼地呈现三峡的美丽和雄浑。”而凯斯·梅林则感慨:“三峡不仅是中国的骄傲,它更是世界的瑰宝。”影片通过高科技影像手段,将三峡的历史与未来结合,充分展现了这一伟大工程的世界意义。
### 导演杨书华的心血结晶
这部影片的导演杨书华,作为重庆奉节人,身上自然带着深厚的长江情怀。从1993年起,他就开始用镜头记录三峡的变迁。在拍摄《中国三峡》之后,杨书华深刻感受到,三峡的故事远远不止于一个纪录片所能承载,于是《新三峡》应运而生。
“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,看到三峡工程的变化,我心中充满了激动。每一次变迁都深深打动了我,”杨书华回忆道。“这不仅是关于三峡的历史,它还是时代的见证,是一种文化的力量。”
### 电影的文化使命
影片的核心目的,不仅仅是展现三峡的自然风光,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,让观众感受到三峡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脉动。《新三峡》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,它的影响力也开始向海外扩展。影片的每一帧画面,都是对三峡及其人民奋斗历史的真实再现。
### 旅游 电影的新趋势
除了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,重庆文旅集团也把这部影片与旅游结合起来,打出了“跟着电影去旅游”的口号。黄金邮轮将通过影片放映,让游客在航行过程中直接体验三峡的壮丽景色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新的娱乐体验,也为重庆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冉斌,重庆文旅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表示:“我们将以黄金邮轮为载体,打造长江文化的集成平台,推动三峡文旅融合发展,开创重庆文旅产业新局面。”他还透露,未来会推出更多如三峡腹地精华游等精品线路,进一步加强三峡的全球影响力。
### 结语
无论是从影像语言的创新,还是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来看,《新三峡》都无疑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。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,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、一幅时代的画卷,记录了三峡的昨日、今日与未来。对于重庆、对于三峡工程来说,这部电影无疑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,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伟大与智慧。
发布于:山东省